引发热辨的新闻源
最近,30岁的温州市民阿丽(化名)医院妇科做了一个检查,医生说她得了性病(古称花柳病)。阿丽得知结果后又羞又恼:“我平时洁身自好,这病到底是从哪里传染过来的?”
阿丽说,刚开始怀疑未婚夫在外拈花惹草,把病传给她,医院一查,结果证明他是清白的,这可把她弄糊涂了。接诊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后,找到了疑凶:原来,阿丽是市区某银行的柜员,由于工作忙,她经常在点钞后没洗手就上厕所,很可能是这个不良习惯让她染上性病。
正方:钞票可能会传染性病
医院妇科医生李飞飞介绍,之前曾接诊过一个20多岁的患者小乐(化名),一查也得了性病。小乐当时立马傻了,她说自己没有男朋友,也没有性经历,怎么会感染性病呢?经询问发现,小乐也是银行职员,也有点钞后不洗手的不良习惯。钞票怎么会传播性病呢?对此,医生解释,性病不一定只通过性接触传播,间接传播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大多数人以为,性病病菌一旦离开人体,就不具有传染性了,其实不然。淋病、梅毒病菌可存活2小时,尖锐湿疣病毒可存活3~5小时,离体后还能存活1~2小时,如果是在潮湿的毛巾、被子、床单、马桶上,离体后还能存活10~18小时。一张反复使用的旧钞票,一旦经过性病患者的手,很可能会携带此类病毒、病菌。有资料显示,一张八成新的一元纸币上,能查到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乙肝病毒、淋球菌等,每张纸币平均携带的病菌可达万个。与钞票频繁接触的工作人员如收银员、出纳员等工作一小时之后,手上的病菌量竟达多万个。调查发现,这些人肝炎感染率要比其他人高出6倍。而且,随着工作年限延长,被感染的概率会越来越高,其中不乏被感染性病者。医生提醒,大家都知道便后要洗手,但便前洗手这一细节,往往在生活中被忽略了,尤其是平时与钱打交道的行业人员,不注意这一点,病菌很可能会找上你。怎么洗手能有效去除细菌呢?据调查,用流水洗手,可洗去手上80%的细菌,如果用洗手液双手互搓15~20秒,再用流水冲洗,可洗去手上99%的细菌。如果条件不允许,随身准备一包消毒湿巾,在上厕所之前擦擦手,不但方便,而且有效。
以上消息来源于温州都市报,文中医生的观点是:钞票有可能传染性病。事隔一天,就有皮肤科医生站起来反对这个观点:
反方:钞票不会传染性病
有些媒体发表了一些钞票可传播性病的文章,甚至说钞票上主要病原菌是淋菌、梅毒螺旋体、尖锐湿疣病毒等,并有报道某某机构已在钞票上查出活的性病病原体,从而证明从事与钞票相关工作的人员的性病是来自钞票。由于这种不科学的宣传,使得一些人产生了性病恐怖症,不敢摸钞票,不敢去公共图书馆翻阅报纸、杂志,惟恐由此招来性病;也有人说什么去街头购买物品交流钞票后,回家要用消毒水浸手20分钟。这一类宣传,简直让人无法生活。
钞票上有大量细菌是事实,因为它暴露在外界环境,并在人群中传来传去,随时都可能被污染,但真正可以在钞票上存活的细菌,都是对外界抵抗能力较强的种类,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真菌孢子以及肠道菌等等。当然通过钞票传播这类细菌的可能性完全可以存在,但通过钞票传播性病难以令人相信。
引起性病的病原微生物离体后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如淋菌、梅毒螺旋体一类在钞票上仅能存活一小时左右。很难设想,性病患者把染有性病病原菌的钞票(实际上性病患者手上也难有活的淋菌、梅毒螺旋体等微生物)传递给接受钞票的人,后者的手又接触生殖器官而导致传染,这简直近乎神话。
当然,性病并非不能间接传染,但其传播媒介绝不是钞票,只可能通过公共浴池、便器、湿毛巾以及与性病患者长期密切接触传播。
钞票不卫生我们不能否认,因此从事与钞票相关工作的人员工作后以及购买东西后充分洗手讲究卫生是必要的。一般用肥皂、流水洗涤足以除去手上绝大部分细菌,人们大可不必为此提心吊胆。
文章整理自网络
编辑员:菇溪论坛呆哥
银行工作人员接触钞票固然比较多,但钞票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须要接触到的东西,如果真会传播性病,如何是好?你信吗?
菇溪论坛报料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医院白癜风怎么诊断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