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旅行需注意预防各类呼吸道消化道传

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图 http://www.zykyhs.com

新春佳节,出境游人数增多。在如画风景和拥挤人群中,您了解身边都有哪些致病因素吗?您知道如何在繁忙旅程中免受传染病侵袭吗?为保障民众旅行健康安全,“海关发布”精心准备了“春节出境游健康提示”系列图文,今天我们分享的是——美洲篇。

美洲概况

美洲分为拉丁美洲及其北部的美国和加拿大。

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包括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暖热湿润的气候特点适合蚊媒孽生繁衍,是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高发地。

拉丁美洲以北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游客出游主要预防各类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同时也应注意寄生虫病和接触传播传染病。

蚊媒传染病

登革热

传染病流行情况

01

巴西:年截至11月16日累计报告例登革热病例,其中实验室确诊例,重症登革热病例例,死亡例。

(来源:世卫组织美洲区域办事处)

02

墨西哥:年截至12月7日累计报告例登革热病例,其中实验室确诊例,重症登革热病例例,死亡例。

(来源:世卫组织美洲区域办事处)

03

哥伦比亚:年截至12月7日累计报告例登革热病例,其中实验室确诊例,重症登革热病例例,死亡79例。

(来源:世卫组织美洲区域办事处)

疾病简介

登革热是通过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伴有严重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面、颈、胸部潮红。

寨卡病毒病

传染病流行情况

01

哥伦比亚:12月1日至12月7日新增2例寨卡病毒病病例。年截至12月7日,哥伦比亚累计报告例寨卡病毒病病例。

(来源:OutbreakNewsToday)

02

墨西哥:11月6日,墨西哥通报,年截至第43周,该国共报告98例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其中11例为孕妇。

(来源:ProMED-mail)

疾病简介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主要经伊蚊传播。大部分寨卡病毒感染无明显症状,有症状时表现为发热、皮疹和肌肉、关节疼痛,也可伴有结膜炎、眼后痛和呕吐等。

特别提醒:妇女孕期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症,建议孕妇尽量避免前往寨卡疫区。

黄热病

传染病流行情况

01

巴西:截至6月27日该国共报告82例黄热病确诊病例,其中14例死亡。

(来源:ProMED-mail)

疾病简介

黄热病是通过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重型和恶性型黄热病的症状是突发高热,可达40℃以上,可伴畏寒或寒颤、剧烈头痛、背痛、腿痛、眼部充血、鼻衄、恶心呕吐,后出现黄疸和全身衰竭。

特别提醒:南美洲雨季(1-5月,高峰期为2-3月)是黄热病传播风险最高的时期。

蚊媒传染病预防小贴士

1

防止蚊虫叮咬可以有效预防蚊媒传染病;

2

免疫接种是预防黄热病最有效的方法;

3

穿浅色长袖上衣及长裤可减少蚊虫叮咬;

4

在裸露的皮肤上使用乳剂、液体或喷雾驱虫剂;

5

旅行过程中尽可能选择防蚊设施齐备的住宿场所;

6

如已确诊蚊媒传染病,应居家隔离,避免蚊虫叮咬后传染他人。

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

传染病流行情况

01

美国:年第46周(11月10日至11月16日)报告无新增麻疹病例,全年累计报告例。

(来源:美国疾控)

02

巴西:年截至第47周累计报告例麻疹确诊病例,其中15例死亡。

(来源:世卫组织美洲区域办事处)

疾病简介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发热后3-4日出疹(全身性斑丘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口腔内麻疹粘膜斑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小贴士

1

可通过免疫接种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2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避免飞沫传播;

3

保持房间通风,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4

冬春季气温变化多端,注意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接触性传播传染病

传染病流行情况

01

美国:年第50周(12月8日至12月14日)报告新增例淋球菌感染病例,全年累计报告例。

(来源:美国疾控)

疾病简介

淋球菌是引起人类泌尿生殖系统粘膜化脓性感染(淋病)的病原菌。成人感染初期一般引起男性前尿道炎、女性尿道炎及子宫颈炎,表现为尿痛、尿频、尿道流脓、宫颈可见脓性分泌物等。

接触传播传染病预防小贴士

1

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不要使用污染的毛巾、衣裤、被褥等,不要到污染的泳池中游泳,避免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感染;

2

避免不安全性行为。

恰加斯病

(Chagas病)

传染病流行情况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约有-万人感染。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疾病简介

恰加斯病是由克氏锥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发病于拉丁美洲大陆,通过接触吸血锥蝽臭虫受感染的粪便/尿液传播,急性期多数病例无症状或症状温和且无特异性,慢性期寄生虫主要隐藏在心脏和消化道肌肉中,导致心脏、消化道、神经或混合病变,因患病隐匿,被研究人员称为“美洲新型艾滋病”,用苄硝唑和硝呋替莫治疗,早期治疗效果可达%。

恰加斯病预防小贴士

1

预防恰加斯病的最有效方法是病媒控制;

2

利用杀虫剂灭杀锥蝽臭虫;

3

做好个人预防,避免锥蝽臭虫叮咬;

4

做好筛查,不适要及时就诊。

入境申报提示

旅行回国时若出现发热、皮疹、呕吐、腹泻、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当主动向海关工作人员申报,并告知近期旅行史和接触史,配合做好体温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等工作,以便得到及时诊治。

更多旅行健康信息,请向当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

供稿/卫生检疫司郑州海关深圳海关广州海关青岛海关福州海关宁波海关南京海关北京海关沈阳海关

监制/陶永

审校/刘畅

编辑/雷煦王嘉雨范迪雅张宇欣

美术编辑/卫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qiujungr.com/ljyx/46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