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问答感染上ldquo新冠r

报道翔实,直击要闻

每日

问答

福建省侨联-菲律宾侨胞

新冠肺炎疫情专家每日问答

为帮助在菲华人华侨更深入了解和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福建省侨联特建“侨联菲律宾侨胞疫情咨询群”,邀请福建医疗专家为在菲同胞每天在线提供问题咨询解答。如有相关问题想咨询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或者在后台留言,我们将统一整理给专家提问,并每日更新问答,希望帮助到大家~?1过程中,(硫酸羟氯、阿奇霉素、连花清瘟胶囊、氨酚伪麻美芬片Ⅱ)这几种药均有用过。这几种药是否真的有效、适合在什么阶段使用是单独使用还是可复合使用。

专家解答:

①瑞德西韦(美国)已证明有效,并为美国FDA批准。当然因为是紧急批准,证据会有欠缺,还须进一步观察。我在武汉金银潭时,管理用比药试验患者。用一模一样的假药(安慰剂)做对照,任何人不知道用的是什么药。要等待数据发表。

②法匹拉韦(日本),小规模临床试验表明可能有效。金银潭参与的试验没有象上述那样严格双盲。

③羟氯喹+阿奇,小规模试验有效,但该试验的设计存在明显缺陷,有待进一步观察。

④克力芝,有试验(方法严格)表明不改善死亡率,但早期使用有效。不过副作用:肝损,胃肠道反应。

⑤中药试验,结果有效。请中医专家点评,因为不在一个频道。

⑥恢复期血浆可能有效,但没有那么多。

⑦阿比多尔、干扰素都可以试用。其它的包括用胃药、豆浆治疗,就不多说了。

2泉州市中医药学会推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药预防方中药处方:黄芪15g,防风10g,白术10g,连翘15g,玉竹15g,百部15g。草药水煎服或将中药配方颗粒混合,加热水溶化冲服。1天1剂,早晚分2次服用。可预防服用3~5天。儿童剂量减半,孕妇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请问这个药方是提高抵抗力的还是什么作用的。平常可以喝吗?以及黄芪配方颗粒是不是对病毒也有帮助?

专家解答:这个处方有益气固表,清热化痰的功效,对于体质虚弱,平时容易感冒、恶风自汗、咳嗽有黄痰等症状可服用,但不建议自行服用。

3儿童喉咙痛一星期了能吃白天不烧晚上就会烧38.4,特来咨询!

专家解答:医院检查!

4今天第一天喉不舒服两脚好像不灵活体温36.4,请问正常吗?

专家解答:体温正常,可以观察,不要太紧张

5居家隔离要注意什么?出门要怎样防护?

专家解答:居家隔离,就是不要出门!!!注意通风。通风良好,病毒浓度就低,传染性就低。注意保护家人,戴口罩,尽量自已呆在一个房间,与家人保持距离,家人也要勤洗手或手消毒。

6如果感染上的新冠病毒并且自愈了,是不是就有抗体了,不会再感染上了,谢谢试呢?

专家解答:自愈就有抗体了,而且还可以将血浆捐献,用于治疗患者。抵抗力能持续多久,目前还不知。可能终身兔疫,也可能只持续一段时间。

7流鼻涕,有点畏寒怕冷,好像有点轻微腹泻感觉心慌!体温在36.6-37度之间,晚上睡眠质量不好,中间会醒!这样要紧吗?需要注意什么?

专家解答:继续观察,心态放松。可以考虑吃点中药,比如连花清瘟。注意体温和呼吸道症状。

8畏寒2星期了一直流汗睡觉的时候就会畏寒体温腋下36.5耳朵测试37.2-37.4别的都没事不知这是怎么呢

专家解答:继续观察,心态放松。可以考虑吃点中药,比如连花清瘟。注意体温和呼吸道症状。摩鼻翼两侧

9为什么有的病人不会发烧?

专家解答:这个是新冠肺炎与SARS的不同,有一些人仅在病程中有短暂发热。所以要同时监测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活动后气促等。活动后气促尤其能反应病情严重程度。

补充提问:短暂发热大概是多久?

专家解答:可能只有一、两天的发热。

10各位专家好:人民健康论坛曾刊登湖北咸宁王维武医师指导推荐的中药处方。防风10克炒白术10克鱼腥草10克赤芍10克柴胡10克桔梗5克浙贝母10克冬桑叶10克川桂枝10克炒白芍10克板兰根10克生甘草6克此处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是否有效是否适合菲律宾气候特点,什么时期使用效果较好。

专家解答:没有使用该方治疗新冠肺炎的经验,故无法评判是否有效。

11各位医生晚上好!刚刚看到一个讯息,请问这是真的吗?冠状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如果是真的就实在太可怕了!

专家解答:关于气溶胶传播引用之前施医生的回答: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气溶胶传播这里有两个特殊条件:是否为密闭空间、气溶胶中病毒的含量等,即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和长时间暴露于病毒

一般我们在处在的环境并不满足这两点要求,医院和封闭的空间里就要注意了。

封闭的空间比如电梯,患者乘坐电梯后,电梯中就会有病毒的气溶胶,而由于空气流通较差,如果健康的人随后进入电梯,传染风险会增加。所以,能走楼梯尽量不要做电梯。进入电梯的人都建议佩戴口罩,不能因为电梯里面只有一个人就不戴。房屋也要多通风换气。

所以说,大家对于气溶胶传播不要太紧张,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仍然是最佳的预防措施。在家里可注意多通风,通风可吹散飘浮在空气中的病毒颗粒,降低浓度。

·更多资讯·

广告联系

?

feilongwang

feilongwang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qiujungr.com/ljpy/9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