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了啥症状咋

北京看荨麻疹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95950.html

它是胃恶性肿瘤的危险因子

幽门螺杆菌是许多胃十二指肠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也是胃恶性肿瘤的危险因子,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将其定为Ⅰ类致癌原。幽门螺杆菌首先由巴里·马歇尔(BarryJ.Marshall)和罗宾·沃伦(J.RobinWarren)发现,他们因此获得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在普通人群中的感染率为60%-70%,属世界上高感染地区,一旦受感染,非常顽固,患者如果不经正规方案治疗,一般难以自行清除,多数造成“终生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明显增加发生十二指肠和胃溃疡的危险性,大约1/6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能发生消化性溃疡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使患胃癌的危险增加2.7至12倍。感染后也可能导致口气重,即口腔有异味。缺铁性贫血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的发生,也与幽门螺杆菌有关。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加速溃疡的愈合,并大大降低溃疡的复发率。不用抑酸剂、单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也能有效地治愈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哪些途径可能传播

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它仅寄居于人类,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其感染率与社会经济状况和卫生条件有密切关系。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幽门螺杆菌患者的粪便、口腔、呕吐物、唾液、牙垢中存有活性的幽门螺杆菌,因此存在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的可能性。饮用和食用受污染的水和食物,与患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密切接触,可引起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某些生活习惯,例如母亲咀嚼食物后喂饲小孩或吃饭时共用饭碗、筷子和菜盘的习惯,使幽门螺杆菌在家庭成员中极易交叉感染,可能是我国幽门螺杆菌传播较广的原因之一。幽门螺杆菌可通过食物和饮用水进入人体内,在胃粘膜上定植、繁殖,引起胃粘膜炎症,并可能进一步形成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等胃十二指肠疾病。

儿童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儿童早期是获得感染的高危时期,并随年龄的增大而递增。儿童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与其家庭密切接触者是否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关。父母亲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儿童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怎样预防感染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十分必要的。要注意饮食卫生,提倡家庭分餐制;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餐前便后洗手,特别是进食前必须洗手。勿食用不洁食品,蔬菜水果要清洗干净。

已查出有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并接受正规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一旦出现胃部不适、腹痛、呕吐、恶心和食欲差等症状,医院进行胃镜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如何诊断是否感染

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胃镜检查活检标本的快速尿素酶试验,可同时发现胃十二指肠的病变情况;

13C尿素呼气试验可准确、快速地诊断目前是否存在感染,而且还能用于药物疗效的观察,具有安全、无痛苦的优点,可用于小孩和孕妇;

血清免疫学检测(抗Hp抗体IgG)只可判断曾经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不能确诊目前是否存在感染;

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试验该项检查留取标本容易,操作简便、省时、无创,适合常规检查,尤其适合幼儿、孕妇、年老体弱者及根除后的随访,准确性和可靠性均很高。

哪些人必须根除治疗

根据我国和亚太地区幽门螺杆菌诊治指南,那些患有消化道溃疡、胃MALT淋巴瘤、胃癌手术后、有胃癌家族史、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针对关节炎的止痛药物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必须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在我国这样的胃癌高发地区,对无症状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治疗也有积极的意义,能够及时治疗并逆转胃黏膜的病变,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胃内病变情况不明的患者,尤其年龄较大者,不应该随便用药,以避免症状被掩盖,造成病变诊断延误。

由于早期胃癌患者大约80%没有症状,少数患者即使有一些症状也存在一些非特异性表现,比如:食欲不振、早饱、腹部不适等,极易被当作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胃肠道疾病而忽视,所以应该及时就医并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争取“首杀”成功

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方案目前多采用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铋剂加两种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中的两种)联合治疗方案,停药四周后复查。

13C尿素呼气试验是最佳的复查方法,但必须停用抗生素、铋剂和抑酸剂等影响检测的药物,以避免假阴性。如果复查提示幽门螺杆菌未被杀灭,应该询问专家进行补救治疗,但补救治疗的药物往往副反应较大,且疗程长,故应该积极争取首次治疗便能成功。

作者简介

陆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学士学位),年6月获硕士学位,年6月获博士学位。毕业至今历任上海交通大医院内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年4月至年7月在美国贝勒医学院(BaylorcollegeofMedicine)从事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幽门螺杆菌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参与研究筛选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新方案入选中国和欧美幽门螺杆菌研究的共识意见和指导方针。

主持年、年和年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获得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年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十一届银蛇奖(二等奖)。近年来共发表SCI(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收录论文11篇,影响因子总和52分。作为第一完成人的课题(毒力因子在幽门螺杆菌致病中的作用和根除治疗药物的选择)获得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qiujungr.com/ljjc/98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