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桔灯网
作者:面气灵
今日(3月30日),仁度生物(股票代码)正式登陆科创板,开盘价68元,开盘下跌6.40%,截至收盘跌幅扩大至-10.86%,收盘价64.76元。全天成交量.81万股,成交额3.46亿元,换手率62.92%,惨遇破发。
仁度生物本次发行总量为万股,发行市盈率54.54倍,发行后总股本为万股,本次募资总额7.01亿元。
招股说明书显示,仁度生物成立于年,致力于开发临床需求尚未满足的创新诊断技术和产品。拥有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SAT)专利技术平台,SAT技术以RNA为检测靶标,在国内最早推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解脲脲原体、生殖支原体)、呼吸道(结核分枝杆菌、肺炎支原体)和乙肝检测领域以RNA为检测靶标的核酸检测试剂产品。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以该技术平台为基础的分子诊断试剂和设备一体化产品,专注于为生殖、呼吸、消化、血液、食品、环境安全等领域病原体的精准诊断、有效防控和个性化诊疗提供解决方案。
图:公司在研12个项目一览
1
“RNA分子诊断第一股”
仁度生物是国内最早一批专注RNA恒温扩增技术和产品的企业之一。目前,国内体外诊断企业大多采用DNA分子诊断(主要为常规PCR法和RT-PCR法)的技术路线。年,中国RNA分子诊断(恒温扩增法)的市场规模为2.9亿元,仅占整个感染领域分子诊断市场的6%,而DNA分子诊断和RT-PCR法的市场规模在48.2亿元,占比94%。由于RNA仅存在于存活的病原体中,可以区分活菌死菌,并且RNA拷贝数高,因此相较于DNA分子诊断,RNA具有实时性、高灵敏度、临床符合性更好等优势,更适合用于复杂样本(如尿液、粪便等)中病原体检测。但是,RNA分子较DNA更不稳定、更容易被降解,此外。由于公司主要原材料之一的酶由其美国子公司生产,仁度生物的试剂毛利率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达到89%左右。
2
生殖道细分领域市场率第一
仁度生物在售产品中,自主研发的4项生殖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为国内获证产品中首家可以实现尿液样本RNA活菌检测,从而实现无创取样的产品。根据沙利文的报告,年公司生殖道系列产品在性传播感染分子诊断领域以超过万元的收入位列细分市场第一位,占整个性传播感染分子诊断行业市场规模的28.5%。在年,性传播领域市场占感染分子诊断领域全市场的比例约为4.69%。
3
疫情带动营收大幅增长
年至年,仁度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4万元、.81万元、.34万元、.62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万元、-.92万元、.16万元、.04万元。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和.45%,主要原因是年公司新冠检测试剂盒产生收入.74万元,占比27.41%,而公司的新冠检测试剂为封闭式产品,需配合配套AutoSAT仪器使用,使得当期公司配套仪器产生的收入增长迅猛。当年,新冠试剂和配套仪器合计产生的收入占总主营收入的比例超过六成,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剔除新冠检测业务后,年、年、年和年1-9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4万元、.81万元、.05万元和.15万元。
实际上,去年下半年以来,生物医药股破发已成常态:
年12月28日,科创板南模生物收跌18.02%;
年12月28日,科创板百济神州收跌16.42%;
年12月10日,科创板迪哲医药收跌21.83%;
年10月28日,科创板成大生物收跌27.27%;
年10月25日,创业板可孚医疗收跌4.43%;
年8月24日,港股先瑞达医疗收跌26.05%;
年8月20日,港股心玮医疗收跌24.56%。
据统计,年A股破发的14只新股中,生物医药行业占比超过四成,大部分是未盈利的创新药或创新型医疗器械企业,而在港股,生物医药股更是陷入了“无人敢碰”的窘境。
北京市国资委外部董事专家库专家张能鲲认为,过去1-2年,由于疫情的流行以及疫苗的推动,让医药板块得到了资本市场的空前重视,资金疯狂涌入该板块。如今这种“加成”因素正在褪去,医药板块也正在回归其常态,市场正在以更加平和的态度看待医药板块,原本医药企业超出自身的估值将回归理性。
“打新”稳赚不赔的时代已经过去,新股的密集发行,无疑加速了破发的浪潮。受疫情影响,国内的生物医药行业,特别是IVD领域经历了新一轮的洗牌,但是,人类终将战胜疫情,当内在价值成为评判企业的重要标准,理性投资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