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隔离预防
常见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隔离预防疾病名称传染源传播途径隔离预防空气飞沫接触生物媒介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镜隔离衣防护服鞋套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患者 +±±++乙型、丙型、丁型急性和慢性病人及病毒携带者 # ±±+麻疹麻疹患者 ++++ ++++流行性腮腺炎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脊髓灰质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苍蝇、蟑螂 ++++流行性出血热啮齿类动物、++++++± ± 猫、猪、狗、家兔狂犬病患病或隐性感染的犬、猫、家畜和野兽 + +++± +伤寒、副伤寒患者和带菌者 +± ±++细菌性痢疾患者和带菌者 +±++霍乱患者和带菌者 ++++++猩红热患者和带菌者 +++++++ 白喉患者、恢复期或健康带菌者 +++++++百日咳患者 + ++±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患者和脑膜炎双球菌携带者 ++ + +++± + 鼠疫肺鼠疫感染了鼠疫杆菌的啮齿类动物和患者+++鼠蚤+++± +腺鼠疫感染了鼠疫杆菌的啮齿类动物和患者 +鼠蚤± ± + ± + 炭疽患病的食草类动物+++++± +和患者 流行性感冒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肺结核开放性肺结核患者 +++ +++± +SARS患者++++++±++ HIV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梅毒梅毒螺旋体感染者●++淋病淋球菌感染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健康带毒的禽 +++++±++ 注1:在传播途径一列中,“+”:其中传播途径之一;“++”:主要传播途径。注2:在隔离预防一列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工作需要可采取的防护措施;“#”:为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而传播;“●”:为性接触或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而传播;“■”:为性接触或接触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传播。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
疾病名称
潜伏期(天)
隔离时间
密切接触者观察
常见
最短~最长
病毒
性肝炎
甲型
30
15~45
自发病日起隔离4周
甲、戊型,急性乙、丙型肝炎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6周
乙型
70
30~
隔离至肝功能正常,并且HBVDNA、HCVRNA、HDVRNA转阴
丙型
8周
2周~26周
丁型
6周~12周
3周~12周
戊型
40
15~75
自发病日起隔离4周
麻疹
10
6~21
自发病日起至出疹后5d,
伴呼吸道并发症者应延长到出诊后10d
医学观察21d
流行性腮腺炎
14~21
8~30
自发病日起至腮腺消肿为止
医学观察21d
脊髓灰质炎
5~14
3~35
自发病日起至少隔离40d,第1周呼吸、消化道隔离,1周后消化道隔离至症状消失
医学观察20d
流行性出血热
7~14
4~46
至症状消失
-
狂犬病
1月~3月
5d~19年
至症状消失
-
伤寒
7~14
3~60
体温正常后15d或症状消失后5d、10d便培养2次阴性
医学观察21天
副伤寒
8~10
2~15
细菌性痢疾
1~4
数h~7d
症状消失后隔日一次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医学观察7天
霍乱
1~3
数小时~7d
症状消失后6d并隔日一次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
医学观察5d,便培养3次阴性并服药预防
猩红热
2~5
1~7
自治疗日起不少于7d,且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
医学观察7d
白喉
2~4
1~7
症状消失后咽拭子培养2次(隔日1次)阴性,并至少症状消失后7d
医学观察7d
百日咳
7~10
2~21
自发病起40d或痉咳后30d
医学观察21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3
1~10
症状消失后3d,不少于病后7d
医学观察7d
鼠疫
肺鼠疫
1~3
数h~12d
症状消失后痰培养6次阴性
接触者医学观察9d,
预防接种者观察12d
腺鼠疫
2~5
1~8
淋巴肿大完全消散后再观察7d
炭疽
1~5
0.5~14
症状消失,溃疡愈合,分泌物或排泄物培养2次(间隔5d)阴性
医学观察8d~12d
流行性感冒
1~3
数h~4d
体温正常2d或病后7d
医学观察4d
肺结核
14~70
隐性感染可持续终生
症状消失后连续3次痰培养结核菌阴性
医学观察70d
SARS
4~5
2~14
症状消失后5d~7d
医学观察14d
HIV
2d~10年
数月~15年
终身采取血液隔离
医学观察6个月
手足口病
2~7
治愈
医学观察7d
梅毒
2d~3周
10~90
完全治愈
医学观察90d,90d内有过性接触的予以青霉素治疗。
淋病
2~5
1~14
感染的新生儿、青春期前儿童隔离至有效抗生素治疗后24h;成人治愈
医学观察14d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3~4
3~7
目前尚无人传染人
医学观察21d
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
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他多重耐药菌
患者安置
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单间隔离
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人员限制
限制,减少人员出入
严格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
限制,减少人员出入
手部卫生
遵循WS/T
严格遵循WS/T
遵循WS/T
眼、口、鼻防护
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
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
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
隔离衣
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应穿一次性隔离衣
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仪器设备
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
专用,用后应清洗与灭菌
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
物体表面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用抹布用后消毒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抹布专用,擦拭用抹布用后消毒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用抹布用后消毒
终末消毒
床单位消毒
终末消毒
床单位消毒
标本运送
密闭容器运送
密闭容器运送
密闭容器运送
生活物品
无特殊处理
清洁、消毒后,方可带出
无特殊处理
医疗废物
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
双层医疗废物袋,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
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
解除隔离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
来源:廊坊四院感控
护士查阅资料还去百度文库吗?out了!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详细了解知护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