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08年金融危机赢家这次危机还远未结束

3月17日美国三大股指集体高开,道指涨1.72%,纳指涨2.42%,标普指数涨1.90%。美股科技股拉升,苹果涨2.28%,微软涨3.87%,亚马逊涨5%,谷歌A涨1.7%,Facebook涨2.73%。抗疫概念股大涨。

盘中美股低位反弹,三大股指集体翻红,标普转涨1%。

纽约联储公布有关回购操作的声明称,美联储周二将进行额外的隔夜回购操作,最高0亿美元。

文/康主编凤凰网财经特约主笔、资深媒体人

年6月末的一天,即将离任的美联储前主席耶伦在英国的一场论坛上说道:

“我确实认为现在我们已经变安全了许多。我希望(金融危机)在我们有生之年都不会再次发生,而且我也并不认为将会发生。”

半个月之前,74岁仍然生龙活虎的耶伦在一场集会上忧心忡忡地说:

“疫情有可能令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同样被“震惊”到的还有89岁的巴菲特老爷子。3月9号那天,道指狂泻了多点,美股触发熔断。巴菲特说,这真是“活久见”。

一周内,老爷子就又被刷新了三观,而且还刷新了两次。

球王贝利如果炒股的话,会比巴菲特更为震惊。巴菲特89年里见证了四次熔断,而比巴菲特年轻十岁的贝利已经见证了5次熔断,而且是在6天时间之内。

暴跌,暴涨,熔断……抛售、踩踏、休市……

这是金融海啸,也是金融危机,全球股市已经被推进了大波动时代。

当新一轮下跌来临之时,可能很多人才意识到,上一轮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12年。

约翰·戈登在《伟大的博弈》一书的序言里说:

“世界上不会有任何其他地方的历史会像华尔街历史一样,如此频繁和千篇一律地不断重复自己。”

面对卷土重来的危机,我们有必要回首12年前那场同样惨烈的灾难,听一听“幸存者”的经验,回溯那段并不远的历史。

凤凰网财经《康主编》栏目今天和一位曾经经历过年金融危机的华尔街交易员进行了一场对谈。他叫赵林,在那场危机中,他管理的产品通过波动率交易策略不仅全身而退,没有亏损,而且还获得了不菲的收益。

但即便是以赢家身份度过了上一次危机,面对如今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他仍然觉得有些错愕——年的危机尚且给了人们风险管理的时间和空间,而这次危机却根本没有留给人们防守的准备时间。

在美联储抛出了史诗级的零利率宽松政策后,赵林直言危机远没有结束——如果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再多的QE也只是空中楼阁。

在这场对谈中,赵林还回顾了自己当年在金融危机中交易的部分细节,读完你会发现历史虽然不会重演,但却是惊人的相似。

“当你看到现实生活中上演的资本市场的起起落落时,最让你震惊的是,无论是市场投机还是市场投机者本身,千百年来都几乎没有丝毫改变。这个资本的游戏亘古未变,同样亘古未变的还有人性。”

01“年是我交易生涯中收益百分比最高的一年”

康主编:年的时候,你在华尔街的什么机构工作?主要交易的是什么品种?

赵林:年的时候,我在纽约的对冲基金CapstoneInvestmentAdvisors担任基金经理,负责股衍波动率交易,主要交易对象包括美国个股和股指期权。

波动率交易是一种很独特的交易方式,我简单解释一下:期权的价格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来自于标的的方向和波动率。我们可以通过量化的手段,把标的方向对于期权价格的影响暂时剔除掉,使得期权价格变化完全取决于波动率的变化,这样等于把隐含波动率从期权价格里剥离。把隐含波动率剥离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把波动率当成一个标的进行买卖。

波动率与期权的关系,类似于市盈率和股票的关系,而波动率的独特之处是我们可以把波动率做为独立的资产进行买卖。

  

康主编:当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你赚钱了吗?

赵林:年是我交易生涯中收益百分比最高的一年。因为当时美股正经历一场非常大的危机,资产价格变动很快,实际波动率很高。在风险聚集的市场里,定价通常是混乱无效的,因此有很多好的交易机会。波动率交易和做空不是一回事。投资人可以通过合理交易波动率获取市场下行时的保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对冲。

波动率做为一种资产,本身和股市的长期相关性低,在美国市场,波动率和股市呈现一种负相关,在中国市场,波动率和股市的相关性不稳定,但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市场,当股市大幅下降的时候,尤其是危机来临的时候,波动率会大幅上涨。

年,金融板块遭受了重创,在10月,Goldman、JPMorgan、MorganStaley、BankofAmerica等银行股下跌速度非常快,导致波动率极剧升高。如果当时买入期权并且把方向剔除掉后,无论银行股是涨还是跌,都可以通过买入波动率获取收益。

康主编:在金融危机中,你一直是赚钱的?中间遇到过回撤吗?最大回撤是多少?有没有遇到过危机的时刻?

赵林:海外的对冲基金运营方式和我国很不一样。当时我们有一个旗舰产品,几乎所有的资产都在这个产品里,然后分给不同的团队和基金经理,一个产品里有不同的策略。而在我国,通常一个私募发很多个产品,每个产品的规模都不会很大。这是中美两国对冲基金行业的一个显著不同。在金融危机期间,股市的波动很大,我们的团队在高波动的市场行情里更容易捕捉交易机会,所以我们都是一直赚钱的。

在金融危机期间,当然会遇到回撤的,其实任何时候都会遇到回撤,这是很正常的。金融危机期间,我印象中我们团队的回撤很小,因为大部分时候都是在赚钱。但是做为一个公司,我们的旗舰产品遭受到了比较大的回撤,大概8%到9%之间。在Capstone,旗舰产品规模很大,有多个团队在不同的资产类别和不同的市场里同时管理着资金。所以,在纽约的时候,我不是很在意回撤的百分比,更多的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qiujungr.com/ljtp/9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