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6日到29日,为时4天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感染病学学术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年会是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美国感染病学协会的首次联合会议。同时还是中华医学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的首次联合会议。华山感染小编在满满四天的学术盛宴中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大会已完美落幕,小编仍心潮澎湃,现与您分享本次年会的几大精彩亮点。
1专家共话大感染病学科发展
在本次年会开幕式随后进行的「大感染病学科建设和发展论坛」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疗与护理处处长李大川、王福生院士、李兰娟院士、翁心华教授、王贵强教授、胡必杰教授、汤一苇教授,分别从政策支持、感染病科室建设、医院感染控制与临床微生物诊断等方面围绕我国大感染病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这一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与医院感染病学科建设方向与方法,从传染病科到感染病科的更名,有关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几个重要文件的具体落实计划、医院公共卫生责任的分配以及建设大感染科等相关问题发表见解,为感染病学科发展出谋划策。
2
中美感染病破除壁垒交流合作
科学无国界,感染无国界,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为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和美国感染病学会专家共同举办首届国际感染病和临床微生物会议。中美感染病学会破除壁垒,就如何搭建感染病学科的国际交流平台,如何深入开展一系列的科研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感染病和临床微生物学的临床诊疗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后,中国感染病领域内诸多教授与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主委PaulG.Auwaerter教授和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CID)杂志主编RobertT.Schooley教授,就中国临床试验开展进行深入讨论。如何在IDSA和CID这类国际化的平台上发出中国的声音,中国专家们在努力。
3
发热待查专场:东南西北中,风采各异
本次年会的发热待查专场充分展示了全国各地感染科医生在发热待查病例诊治中的风采。其中,医院邵凌云教授以《东方境界:历尽芳华,回归经验》为题的罕见结核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迅速点燃会场气氛,随后《神秘南方:拨开云雾见庐山》、《西方胜景:带你看别样的世界》、《北国风光:菱形思维,终见真知》、《真理总是在中间:向左走,向右走?》四个精彩病例在感染与免疫的博弈中让观众大呼过瘾,新颖的形式,活跃的串场,热烈的讨论,成为本次大会的一个小高潮。
4
多个临床共识发布,讲述共识背后的故事
本次感染年会发布了《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中国登革热临床诊疗指南》、《布鲁菌病诊疗专家共识》、《中国利什曼原虫感染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终末期肝病感染诊疗共识》,本次年会为几个临床共识特意设立专场解读会,各共识牵头单位专家对共识的起草经过、要点进行了解读。发热待查共识发布会更是由张文宏教授、李太生教授分享了诸多共识制定背后不为人知的有趣故事,引起与会者极大兴趣,晚上10点仍座无虚席。最后,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翁心华教授在《发热待查专家共识》发布会中寄语感染科医生在临床中要讲求“唯实”,不盲从专家或教授的指示或分析,不局限于书本、共识指南,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临床问题。他鼓励从事发热待查诊治的同道们在疾病诊治过程中要贴近病人,基于自己亲自看到或查到的客观可靠的事实,比如患者的症状、体征、治疗反应等形成自己的综合判断,不可盲目相信书本,亦不可盲从权威。
5
全国年会的亮丽风景:华山感染三代人
本次年会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以表彰在我国感染病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们。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翁心华教授荣获本次大会委员会首次设立的“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终身成就奖”。翁心华教授还参与了《大感染病学科建设和发展论坛》、《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发布会等多场会议,在学科的建设发展、专题学术会议的讨论以及临床感染病医生的成长等方面做了很多精彩深入的点评。
来自医院感染科与抗生素研究所的诸多教授在本次大会上做了专题报告,张文宏教授做了《善于应用结核病诊断新技术诊断疑难结核感染》的专题报告,分享了目前结核诊断技术的新进展,为帮助中国临床结核确诊提供新思路,王明贵教授针对耐药菌这一全球性问题,做了题为“中国细菌耐药现状及趋势”的专题讲座,重点讲解了中国细菌耐药检测网络的建设,以及临床常见细菌耐药性状及变迁。真菌专家朱利平教授对新发布的《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的治疗部分进行了深度解读。感染科邵凌云教授带来了《东方境界:历经芳华,回归经验》的病例,诊疗过程经过抽丝剥茧一波三折之后柳暗花明,成功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
感染科十余位青年学者获邀进行大会报告及壁报展示,青年医生阮巧玲、鱼康康、张昊澄、钱奕亦、刘倩倩获得口头报告机会,其中鱼康康的论文《奴卡菌病25例临床分析》获得大会二等奖,徐水宝的论文《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临床回顾性分析》获得大会壁报二等奖,江英骙《TRPM1通道蛋白基因多态性与伏立康唑相关视觉不良反应的关联研究》获得大会壁报三等奖,多位青年学者获得优秀奖。
此外,医院感染科近20名志愿者们更是积极从引导、签到、接待嘉宾、维持现场秩序等全方面参与会议工作,为大会有序开展提供了重要帮助,华山感染的年轻一代身影在大会现场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华山感染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