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丽丽
喜炎平注射液
是由穿心莲内酯总磺化物制成的中药注射液,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效,可用于感冒发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泄泻痢疾、热淋涩痛、顿咳劳嗽、痈肿疮疡、蛇虫咬伤等的治疗。
喜炎平注射液在感染性疾病中的选用
喜炎平注射液有抗病毒、抗菌、抗炎和退热作用,临床可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喜炎平注射液的药理特点
作用
特点
抗病毒
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关系变化。
抗菌
对致病性大肠杆菌、伤寒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抑制作用,对肺炎支原体有直接抑制作用。
抗炎
可抑制多种炎性因子释放,减少炎症细胞的过度激活,促进炎症因子/抗炎介质趋向平衡,显著减轻机体炎性损伤,对脏器起保护作用。
退热
通过降低内生性致热源细胞的激活,减少内生性致热源的释放,减少发热中枢正调节介质生成而产生退热作用。
喜炎平注射液在感染性疾病中的推荐
疾病
推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体温≥38℃)或咽痛或咳嗽症状明显的成人及儿童,可酌情考虑使用喜炎平注射液改善临床症状。
流行性感冒
对确诊的流感者,在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西药治疗的同时,建议联用喜炎平注射液协助缩短发热时间。在不能选择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西药的情况下,建议使用喜炎平注射液以缩短发热时间。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建议可尽早使用喜炎平注射液以缓解症状,缩短发热时间,促进肺部体征消失。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细菌性肺炎
对明确细菌感染或肺炎支原体感染的CAP成人和儿童,在合理选择抗生素的同时,建议尽早联用喜炎平注射液调节气道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和缩短发热时间,而缩短病程时间。
病毒性肺炎
对病毒性肺炎初期或中期的成人或儿童,推荐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调节炎症反应,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疾病发展严重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
对中度至重度AECOPD者,在初始进行针对性抗微生物治疗的同时,推荐可联用喜炎平注射液减轻机体的气道炎症反应,改善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和退热、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
手足口病
①对以发热、皮疹(含疱疹)为主要表现的手足口病患儿,推荐早期可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或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治疗。
②对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等重症患儿,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可联用喜炎平注射液和干扰素发挥协同抗炎、抗病毒作用,以降低手足口病重症并发症发生率,缓解头痛、呕吐及精神症状,缩短意识恢复时间。
急性感染性腹泻
①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因多为病毒感染,推荐早期选用喜炎平注射液协助退热、缩短腹泻持续时间。
②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病情稍重者,推荐在经验性和特异性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可联用喜炎平注射液发挥协同抗炎、止泻作用。
喜炎平注射液使用的注意事项
⑴不建议用于疾病慢性期或长期连续(≥28d)用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不建议与其他功效主治相近的中药注射剂联用;喜炎平注射液的药效成分为穿心莲内酯总磺化物,建议不要与其他穿心莲制剂联用,若临床必须,应重新计算给药剂量。
⑵建议在患者出现发热、咽痛、痰黄、舌苔黄、脉数等实热表现,或出现便溏不爽、舌苔黄厚腻、脉滑数等湿热表现时使用,不建议其用于无热、乏力、气短、怕冷等虚证、寒证。
⑶对穿心莲制剂过敏者禁用;建议孕妇、12个月以下小儿禁用;1-2周岁以下幼儿使用应慎重;建议75岁以上老年者慎用;有过敏史、过敏体质者慎用。
⑷与维生素C注射液、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注射用氨溴索、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高浓度比例混合后,可出现浑浊;与注射用头孢唑啉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钠注射液配伍后pH升高;与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维生素B6配伍时pH降低;与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更昔洛韦配伍,其主要成份磺化物E含量显著降低。因而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若联合用药,在换药时需先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输液管或更换新的输液器,以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建议稀释后药液需在4h内使用。
⑸不良反应有皮疹、瘙痒、发热等,严重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寒战、呼吸困难等。
1.喜炎平注射液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9(4):-.
2.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成人版)[J].中国中药杂志,,44(24):-.
基层风采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