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性自然流产知多少

反复自然流产的病因十分复杂,一般认为对于孕12周前发生的早期自然流产,常见原因多为染色体异常、黄体功能不全、免疫因素、感染等;而对于孕12-28周之间发生的晚期自然流产的常见原因多为子宫畸形、宫颈内口松弛、全身性疾病等。一旦有多次流产的病史发生,就应该进行相关的系列检查,在排除了相关疾病或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痊愈后再怀孕。

(一)遗传因素:由于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异常所致的胚胎发育不良,是引起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常见病因。在早期妊娠自然流产中,核型异常的发生率高达60%~70%(流产儿染色体异常占50%~60%,夫妇一方或双方有染色体异常的约占10%)。由此可见,遗传因素是自然流产的最主要的元凶,尤其是怀孕头3个月内的流产。

(二)内分泌因素:复发性自然流产20%-25%是由于内分泌异常引起的,其中早期流产常见原因为黄体功能不全。

(三)解剖因素:主要包括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如幼稚子宫、单角子宫、双角子宫、子宫纵/横隔,宫腔粘连,黏膜下子宫肌瘤,息肉,宫颈机能不全等。对于多数解剖因素引起的复发性自然流产,都可以施行针对性手术。尤其是单纯宫颈机能不全者,适时选择行宫颈内口环扎术效果很好。

(四)感染因素:女性生殖道多种病原体感染均可导致流产,常见的有支原体、衣原体、弓形体、淋球菌、李斯特菌、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及原虫。这些病原体的检查基本包括在了常规的TORCH五项检查中。这些感染,大多没有明显的症状,怀孕之前应该进行相关的检查,以防止出现意外。

(五)免疫因素:除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失调、生殖系统结构畸形和感染以外,约有60%--70%患者原因不明。近来研究认为,在原因不明的患者中,约有30%的患者与自身抗体产生有关,即可能为自身免疫病,称为自身免疫性反复自然流产正常妊娠过程中,胚胎具有父亲1/2遗传物质的同种异体自然移殖物,为了保证胚胎不被母体排斥,母体免疫功能发生许多变化,包括形成主要由特异性免疫抑制物质(如封闭抗体,抑制性T细胞等)和非特异性抑制因子,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各种免疫因素有机协调,共同维持妊娠。母体妊娠后由于母儿双方免疫不适应而导致母体排斥胎儿以致发生流产。当免疫因素中某一环节出现异常均导致复发性自然流产。目前常见的可检测的免疫异常包括:母体封闭抗体缺乏,血清中某些自身抗体,如抗心磷脂抗体、抗核心抗体,抗甲状腺抗体。血型不合,抗精子抗体阳性等。 母儿血型不合者常引起晚期流产,例如ABO血型及Rh血型不合者。

(六)全身性疾病: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肾病、血液病、急性传染病、某些性转播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都可以导致流产。

(七)环境因素:可导致流产的有毒物质有镉、铅、有机汞、DDT及其他放射性物质、高温等,这些有害因素导致胚胎遗传物质发生致死性突变或损伤而流产。酗酒、女性吸烟等也可造成流产。

(八)男性因素:以往这一因素常常被人们忽略,其实精液因素、精液不液化、精子畸形率高、精子活力低、精子凝集等男性因素都可以引起流产。据临床观察,其父菌精症,约占10%-15%。男性生殖道内无症状的感染精液中,即含有一定数量的细菌、病毒、沙眼衣原体、脲原支原体等,这些感染可削弱受孕妇女的孕育能力,而致使胚胎流产。活动的精子在完成“生命之吻”时也会将细菌带去,这就会干扰精卵结合与着床。所带的细菌,多为粪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性细菌等。精液异常,如少精症和多精症ERSA发病率分别为37.6%和20%。畸形精子增加也可引起ERSA,死亡的畸形精子不可能受精,因而与ERSA无关,故在检查精子形态时应注意活精子的形态。大头畸形的精子多数为二倍体,受精后形成多倍体胚胎导致流产。一旦发生该类疾病的时候,应该做这方面的检查。

文/郑瑞君⊙编辑/郝高利

中西医结合生殖男科第期之一

好东西,齐分享,点击右上角图标,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qiujungr.com/ljpy/66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