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
青霉素GPenicillinG
化学:β一内酰胺类。治疗学:抗菌药物。妊娠分类:B。
本类青霉素抗菌谱主要包括: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敏感株)、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敏感株)、螺旋体(包括梅毒、回归热、钩端螺旋体)、革兰阳性杆菌(白喉、炭疽杆菌)及厌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结核杆菌、真菌、立克次体及病毒均对本品耐药。临床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特别在感染急性期足量应用,效果显著。
青霉素钾(钠)注射剂:一般感染,常用肌内注射。成人80万-万U/d,分2一3次;重症感染,常用静脉滴注,成人万,万U/d.分3一4次;儿童5万一25万U/(kg·d),分3一4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剂:成人4O万~万U,深部肌内注射,QD或bid。对普鲁卡因过敏者忌用。
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长效西林)注射剂:适用于长期使用青霉素者。成人60万一万U,儿童30万-6O万U,肌内注射,每月l-2次。
青霉素G钾(钠)注射剂:每瓶20万,40万,80万,万;稀释后供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剂:每瓶含普鲁卡因青霉素30万U及青霉素钾(钠)盐10万U,或普鲁卡因青霉素60万U及青霉素钾(钠)盐20万U。临用时以注射用水配制成混悬液。苄星青霉素注射剂:每瓶60万U、万U、万U。一次性肌内注射60万U,可使血中有效浓度维持半个月,注射万U,可维持1个月左右。
本品的部分药动学参数如下。
本品在药代药效动力学分类上属于非浓度依赖性(即时间依赖性)抗生素,t(time)MIC是其与临床治疗结果相关性最佳的参数。
青霉素吸收后迅速分布至各组织中,以肾、肺、横纹肌和脾的含量较高。本品也易进入浆膜腔、关节腔、胆汁及胎儿循环。中枢神经系统、骨骼、母乳、唾液及脓肿中的含量皆低。
本品注射后53%一85%自尿排出,一部分经胆管而入肠道,随粪便排出休外,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半衰期延长不多.临床应用可不受限制。
本品由青霉菌等的分泌物中分离而得,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的第三步.限止黏肽链的交叉连结,使细菌无法形成坚韧的细胞壁,渐呈丝状体和球形体,继而发生变形萎缩,最终溶解死亡。由于本品在细菌繁殖期显示其杀菌作用,故称繁殖期杀菌剂。
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对普鲁卡因过敏者禁用普鲁卡因青霉素。l相互作用1青霉素与丙磺舒、保泰松、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磺胺药等联用,因肾小管排泄过程中的竟争抑制作用,可使青霉素的血药浓度提高;青霉素静脉输人时若加人红霉素、四环素、两性霉家B、血管活性药(间经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苯妥英、氯丙嗪、异丙嗦、维生素B及维生素C等,将出现浑浊;在同一容器内青毒素与能量合剂、碳酸氢钠、氨茶碱、肝素、谷氨酸及精氨酸有配伍禁忌(抗菌活性减低或出现浑浊)。
①本品易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最危重者可发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极少数可发生在连续用药过程中,后者称迟发性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故用药前、中、后都要加强观察,以免发生意外。②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全身大剂量应用本品时易出现青霉素脑病,表现为键反射亢进、肌肉痉挛、抽搐,甚至昏迷。③本品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雅司、鼠咬热及炭疽时,可能出现症状加剧现象,称为赫氏反应,一般发生于青霉家开始治疗后6一8h.多在12一24h内消失。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使赫氏反应减轻;④大剂量青霉素(万U/d或尿毒症患者万U/d)可影响血小板功能,干扰凝血因子I转变为纤维蛋白以及增加抗凝血酶Ⅲ活性,由此导致凝血障碍。⑤臀部肌内注射青霉素有发生坐骨神经损伤的可能性,肌内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或苄星青霉素在个别患者可出现截瘫。
①应用前必须询问有无过敏性疾病史,以往用青霉素后有无皮疹、发热等变态反应,用药前务必先做青霉素皮试。②本品稀释后应立即使用,因为久置可使效价降低,并促使其致敏衍生物“青霉烯酸”等的形成。③青霉素钾盐每万U含钾离子约65mg,青霉素钠盐每万U含钠离子约4Omg,应用大剂量时应注意K、Na对患者的影响。青霉素钾盐不可静脉推注。
门诊患者尤其是初次用药后,可休息15一30min再离开,以便于医务人员的观察。除偶有不同程度的过敏发生外,本品是一安全性较高的药物,因此患者用药时应消除紧张情绪。
医学一想查启清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