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如何理解无症状感染

哀悼

年4月4日,致敬逝者,全国哀悼。

伴随着国内确诊病例的不断下降与疫情的平稳控制,外防境外输入,内防无症状感染者引起疫情反弹已经成为现在疫情防控的又一个重点。从4月1日开始,国家卫健委在每日疫情通报中增加了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可是,无症状感染者到底是什么样的感染者?危险性如何,如何才能发现他们,如何管控,为什么无症状……我们做了一些梳理。无症状感染者是指哪些人?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主任张永慧表示,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大部分会变为“有症”,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新冠肺炎;也有一部分会出现“无症”,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始终无症状,二是后续又会出现“症状”。当然新冠肺炎中还有一些“轻症”,由于症状很轻微,导致和无症状比较难区分。

“无症状感染者”首先需要感染过病毒,所以一般都是那些和已经受到感染的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

我们现在所说的无症状感染者中,也隐藏着真正的确诊病例,病毒感染后虽然表面上没有症状,但是CT检查等能发现异常病变,或者即使早期观察中不显现症状,后期也会出现症状转为确诊病例。而有些无症状感染者,会自始至终只是表现为核酸或抗体阳性,没有症状,甚至CT检测也没有影像学异常,没有符合肺炎的表现,却可能作为传染源存在,直至自愈核酸检测呈阴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现在所说的无症状感染者,大概75%都会在随后发展成临床病人”,其余病人会自愈。

无症状感染者为什么无症状?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没有症状的现象,现在并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也许是多方面因素导致,比如↓↓↓

No.1病毒入侵数量不多

可能是病毒入侵机体之后压根就没有刺激到机体(可能病毒量过少或者病毒因为某些原因处于低复制的休息状态),或者机体快速地将病毒KO,还没来得及显现症状就结束了,总之,体内战况并不激烈。

也可能防护导致进入机体的病毒量并不多,不足以引起机体过强的免疫反应,并没有被机体当做威胁。

或者病毒转移来到了新环境,病毒也需要休整一下,并没有快速开始大规模复制。或者,病毒进入机体之后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大量繁殖,错过了最佳扩张势力的机会。

No.2个体差异

当然个体差异在这其中也可能起了不少作用。我们的个体之间本身体魄会有差别,免疫系统强大的个体能够及时发现病毒并且强有力地消灭。同时由于个体间遗传信息会有细微差异,导致病毒可能对于某些人来说并不危险。

无症状感染者是如何被发现的?

主要有四个途径: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聚集性疫情的调查,传染源的追踪以及对部分有境内外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游史或者居住史的人员进行检测。

上海在前期已强化对所有入境来沪人员的%核酸检测和高风险人员的抽样筛查,曾有11例入境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但当时无明显症状,均由送到指定发热门诊隔离排查和治疗。其中1例经复核被排除,另外10例陆续出现临床表现诊断为确诊病例至定点医疗机构治疗。

无症状感染者是如何管控的?

3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防控工作答问》,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报告、管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发现之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24小时内完成个案调查,及时进行密切接触者登记及上报等。4月1日起,国家卫健委开始在每日疫情通报中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报告、转归和管理情况。

无症状感染者应集中隔离14天,原则上集中隔离满14天且两次连续标本核酸检测阴性者(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解除隔离;如果核酸检测仍为阳性者,则继续隔离医学观察。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如出现临床表现,应及时转归为确诊病例,进行规范治疗。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多吗?

截至4月3日9时,我国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例。

虽然医院感染科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qiujungr.com/ljjc/5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