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患者常常会走入一些误区,认为阴道炎、宫颈感染可以通过性生活而发生交叉感染,性病也大多是通过性接触传染的,这样一来,他们似乎就认为所有的生殖道感染都与性接触有关,避免了性接触也就避免了妇科炎症。
当然这些想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目前已知,生殖道感染的途径除性传播感染以外,还有内原性感染、医源性传播、间接传播、上行感染、经淋巴或血循环传播、直接蔓延和母婴传播等等方式。
(1)内源性感染指正常情况下,生殖道内(例如阴道)寄生的一些微生物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失去了原有的菌群平衡,某些致病菌开始繁殖生长,从而出现感染的症状。平时常见的细菌性阴道病就属于这一类感染。
(2)医源性传播是指由于医疗原因造成某些病原体的繁殖生长从而引起的感染,例如上环、取环、人工流产、分娩助产时器械消毒不严等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输血引起的梅毒、艾滋病等。
(3)性传播疾病是指直接通过性行为引起的感染,淋病、尖锐湿疣、梅毒等都属于这一类疾病。
(4)间接传播病原体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坐便器、衣物、污染的器械及辅料等传播。
(5)上行感染病原体侵入外阴、阴道后,或阴道内菌群,可沿生殖道黏膜上行感染宫颈、子宫内膜、输卵管及盆腹腔等脏器。是盆腔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淋病双球菌、衣原体及葡萄球菌常常沿此途径扩散。
(6)经淋巴或血循环传播病原体先侵犯人体的其他系统,再经淋巴或血循环感染生殖器,如结核杆菌、厌氧菌的感染多沿此途径。
(7)直接蔓延腹腔其他脏器感染后,直接蔓延到内生殖器,如阑尾炎可引起输卵管炎症。
(8)母婴传播患有艾滋病、梅毒等疾病的孕妇可以将病毒通过胎盘的血液循环传播到胎儿体内,或是孕妇罹患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尖锐湿疣等疾病时,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已经被污染的阴道时而被感染。或是出生后通过患病母亲的乳汁感染。
由此可见,生殖道感染途径多种多样,不一定都和性接触有关。
什么是性传播疾病?与传统性病有区别吗?传播途径有哪些?
性传播疾病是指可经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传播的一组传染病。性传播疾病与传统性病明显不同。传统性病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及腹股沟淋巴肉芽肿5种。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把性病所包含的种类扩大至十多种,规定:凡与性行为、性接触密切相关的各种传染病统称为性传播疾病(STD)。目前已经用“性传播疾病”代替过去使用的“性病”一词,包括至少50种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新增病种有:生殖器疱疹、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艾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巨细胞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阿米巴病、生殖器念珠菌病、加德诺菌性阴道炎、肠梨形鞭毛虫病、疥疮、滴虫病、股癣、盆腔放线菌病、肠道细菌感染、肺囊虫病、弓形体病、阴虱病、类圆线虫病、隐孢子虫病、乙型肝炎等。
我国已规定将淋病、梅毒、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软下疳、艾滋病等几种疾病作为我国性病监测病种,其他如乙型肝炎、阿米巴病、阴道念珠菌病、滴虫病等虽然也可以通过性交传染,但性交只是其途径之一,未列入监测病种。而且在做诊断时,应考虑到性病在人们认识中的传统观念,尽量避免把非监测病种定性为性病。
一些人认为“好”姑娘不会得性传播性疾病。如果得了性传播疾病,对单身者来说,就会被戴上“性乱”的帽子,而对于有单一性伴侣的人,则会被看作“不忠贞”。其实,性传播性疾病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传播,但也可通过其他途径感染,如:直接接触患者的新鲜感染组织或其新鲜分泌物而感染;经静脉输注受感染的血液;可经过胎盘、产道等途径由母亲传给胎儿或新生儿。
清荟想你所想想你所需
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