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裤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别小看这块小小的布料,它可是最贴近我们私处的身外物,所以也是最直接关系到我们健康的物品。今天,来说一个“羞羞”的科普,内裤上的分泌物,这是很多女性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内裤上的分泌物也不相同,不同的分泌物能反映不同的健康状况。
内裤上的分泌物是什么?
内裤上的分泌物,通常也叫做“白带”,一部分是由子宫颈腺体分泌的,一部分来自阴道壁,还有很少一部分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和阴道口两旁的大腺体分泌的。包含了从阴道黏膜上脱落下来的上皮细胞、小阴唇皮脂腺的分泌物、大量阴道杆菌、还有少量白细胞等二十多种微生物。阴道是外界环境与人体内部之间的一个通道,存在粘膜组织,因此即便是在正常情况下,也需要有分泌物,起到清洁作用。
当阴道分泌物往外流时,可将阴道壁的老旧细胞带出,新的健康细胞取而代之;其还能帮助阴道保持健康平衡的酸碱值,以抵御外界感染;另外,分泌液还能保持皮肤的湿润,避免造成阴道皮肤的瘙痒,甚至疼痛。
由此可见,正常情况下,阴道分泌液就如同汽车马达所需的润滑液,有助于维持阴道正常的功能,属于正常存在,也必不可少的东西。
健康男性内裤上一般不会有分泌物等,男性内裤上所谓的“脏东西”,通常是沾染的尿渍或大便。而一旦男性内裤上发现分泌物,多为病理现象,需要寻找病因。
内裤上有分泌物正常吗?
正常。对女性而言:阴道作为外界与人体间的一个通道,由黏膜组织构成,具有分泌功能。
其分泌物有三个作用:
1.清洁作用,其分泌物有利于将阴道壁的老旧细胞带出;
2.防御作用,阴道分泌的成分可帮助阴道保持酸碱平衡,防止致病菌的繁殖;
3.保湿润滑,分泌物让皮肤常保湿润,反之过于干燥的阴道皮肤容易瘙痒疼痛。
分泌物呈现这些情况要警惕!
女性
脓性白带:色黄或黄绿,粘稠或呈泡沫状,有臭味,大多为阴道炎症所致,其中以滴虫性阴道炎最为常见,多有外阴搔痒。亦可见于慢性宫颈炎、老年性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宫膜积液或阴道内异物等情况。
乳酪状白带或豆腐糟样白带:多为霉菌性阴道炎的典型现象,常伴有严重的外阴搔痒。
血性白带:白带中混有血,应警惕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但宫颈息肉,宫颈糜烂,粘膜下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尿道肉阜,老年性阴道炎等良性病变也可导致血性白带,宫内节育器引起的少是血性白带也较多见。
黄色水样白带:多发生在持续阴道出血后,阴道流出大量脓性恶臭白带,应首先考虑晚期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或粘膜下肌瘤伴感染。阵发性排出者应注意有输卵管癌的可能。
排尿障碍伴白带增多:典型淋菌感染症中白带与尿道分泌物一样为量增多,黄色脓性,呈现激烈的炎症反应状。衣原体引起的宫颈炎白带,粘性较低,并且白色浆液性宫颈分泌物增多。
男性
脓性分泌物:伴有排尿不适,尿道口黏膜红肿、发痒和刺痛,常可见于淋菌性尿道炎。
白色稀薄液体:伴尿道刺痒和尿痛,常见于非淋菌性尿道炎。
血性分泌物或血块:常伴有尿急、尿频及尿痛等,可见于急性细菌性膀胱炎等。
白色分泌物又称滴白:常见于慢性前列腺炎。
洗内裤的那些误区
内裤攒一堆一起洗、与外衣混洗、机洗内裤……这些日常的“偷懒”洗法真的对吗?当然不对,这些做法只会导致内裤滋生更多细菌,对身体造成伤害,那么关于洗内裤,到底有哪些误区呢?
1.与其他衣物混洗
由于内裤与特殊生理部位紧密接触,对卫生有特殊要求。如果与外衣混洗,很容易将外界的致病菌和污染源传到内裤上,特别是袜子,极易带有霉菌。如果与内裤混洗,会将霉菌传染到内裤上。所以,内裤必须单独洗,有条件的话还要有一个专门的盆。
2.一块肥皂洗所有衣物
在清洁剂的选择上,刺激性小的清洁剂没办法洗净顽固污渍,清洁能力大的清洁剂又对私处不健康,用洗衣粉容易冲洗不干净。建议是选用专门的内衣清洁肥皂,并且要与其他衣物的肥皂分开。
3.不揉搓
有些人,特别是男士,洗内裤时只是小小地搓了两下,洗不干净的话还不如买一次性内裤呢。正确的做法是,把内裤抛在肥皂水中轻轻搓洗3~5分钟,最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如果女性的内裤沾到经血,那么可以应该先泡上一小段时间,再用含蛋白质酶的洗衣粉去洗。
小编说两句:没想到这么小小的一块布,居然关乎着我们最重要的健康问题,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快别目瞪口呆了,赶紧回家洗内裤去~还要提醒大家的是,注意个人卫生,每天换洗内裤,看到分泌物出现异常情况,切勿羞于启齿不就诊或乱用药,医院的专科诊疗。
戳“好看”提醒更多的人!
(注: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传播而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第一时间删除,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THEEND—
往期精彩回顾:
慎聚餐!多人与确诊病例聚餐被感染!餐厅聚餐感染风险有多大?
papi酱跌入“粪坑”,我忽然懂了人性的可怕
无论“连花清瘟”是否有效,我们都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