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
最怕的事情之一,是鼓起勇气脱光衣服去洗澡;
最爽的事情之一,是洗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
但如果洗澡洗的不对,不仅会导致皮肤干燥、低血糖、头晕虚脱,甚至可能传染皮肤病、严重的会引发昏厥和猝死!
使用不洁公共浴具,感染皮肤病最近,在工地上班的小王,在一个公共浴室洗了次澡后,浑身奇痒难受不说,还把整个屋子的人也都被传染了。
小医院诊治,皮肤科医生告诉他们:“是秋冬季较为多发的疥疮。”
疥疮由人型疥螨通过直接接触(包括性接触)而传染,也可通过病人使用过的衣物而间接传染。
小王就是很可能在公共浴室,使用了不干净的公共毛巾,接触皮肤后,感染了病菌。
40℃左右的水温对很多细菌而言是极佳的生长繁殖温度,当你在40℃左右的热水浴中畅快高歌的同时,细菌们也在进行疯狂的繁殖。
有研究表明,使用不洁的洗浴设施,有可能感染热浴盆肺、绿脓杆菌所致毛囊炎、军团病等疾病。
去澡堂,会感染性病吗?去公共浴室洗澡,的确非常舒服,但很多人还是有些担心,怕不干净,有感染性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其实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
大多性传播疾病的病原,比如梅毒螺旋体、HIV、淋球菌等,其存活对环境要求相对苛刻,离开机体很容易失去感染能力。
比如HIV,除非感染者在浴池中大量出血,而周围共浴者又有开放性创口,否则不会由共浴而导致感染。
而一些不正规的洗浴场所,之所以容易成为性病的温床,真正的原因:
是这些场所为了招揽顾客和色情服务打擦边球,人们因为在这些场所发生了不安全性行为而发生感染。
因此,在卫生清洁的正规洗浴场所泡澡,同时尽量自己携带沐浴器具和毛巾浴巾,就不怕感染性传播疾病。
另外,在进入浴室之前,对浴室条件、水温、泡澡时间、自身健康状况(比如免疫力是否健全、有无严重基础性疾病、是否处于急性感染期等)都应予以考量,必要时咨询医生意见。
冬季洗澡,注意这五不宜水温不宜过热很多人冬天洗澡的时候,喜欢水越烫越好,觉得这样才舒服,但其实并不好。
适宜的水温可以加速人体新陈代谢,水温过高却会因体内能量消耗大而造成疲劳。
同时,太热的水会把皮肤表面分泌的油脂,和正常寄生在皮肤表面的保护性菌群洗掉,容易伤害角质层,引起瘙痒、干燥等症状。
适宜的水温应与体温相接近,即37-41℃。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在冬天,洗澡时间过长,容易发生缺氧情况,头部血液供应相应减少,还容易导致脑缺血而发生意外。
尤其是老年人,还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致使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甚至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
正确的时间应该是盆浴20分钟,淋浴10-15分钟即可。
不宜回家马上洗澡冬天室内室外温差比较大,刚从外面到家时,体温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状态。
如果马上就洗热水澡,冷热两极,有可能导致身体不适。
不宜空腹洗澡洗澡时因水传热快而使人消耗大量的热量,而人体的热量主要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
饥饿时,血中葡萄糖水平偏低,不能满足能量需求,就容易发生低血糖,易疲劳、头晕、心慌,甚至虚脱,从而发生危险。
不宜饭后马上洗澡刚吃过饭时,人体要从全身调集一部分血液到胃肠帮助消化。
饭后立即洗澡,会让血液又分散到四肢,由于消化道血流量较少,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肠胃道疾病,诱发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状。
冬季洗澡,需要注意这些洗澡时适当通风一般的普通家庭里,卫生间面积相对狭小,洗澡过程中温度较高,可能会导致卫生间内氧气浓度变低。
洗澡时如果卫生间紧闭不通风,时间长了可能出现缺氧的情况;
如果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门窗紧闭有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冬天洗澡,即使再冷,也要适当通风。
特别是老人洗澡,一定要告知家人,如果洗澡时间过长时一定要去看看,谨防老年人缺氧晕厥。
冬季洗澡先冲脚冬天的低温让我们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而热水的温度又相对较高;
温热的水如果从头而至,会让人的调节系统不适应,引起头晕、胸闷、心慌的状况。
所以洗澡时候先冲脚再冲身,适应了水温再痛快开洗吧!
沐浴液一周只用两三次冬天天气干燥,特别是在北方,又冷又干;
有时候洗澡不会更湿润,反而会越洗越干,伤害天然的皮脂保护层,出现皮肤发红、发痒、脱皮甚至出现小裂纹。
无论冬天你是否天天洗澡,沐浴液或者沐浴皂要少用,一周用两三次就好;
洗完澡后,最好涂上润肤露。
老人因为新陈代谢慢,皮脂腺分泌少,所以在冬天,老人可以适当减少洗澡次数。
还有更多关于身体健康的疑问?
禾健康可以帮助你哦!
点击“阅读原文”,让专业医师帮你解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